Maienfelser 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芳疗品牌?

2018 年的时候,我写过一篇有关于精油品牌的文章,其中介绍了我曾接触与使用过的24个专业芳疗品牌,Maienfelser也在其列。一直以来,它在我心中的定位都是个「玩家品牌」,简单来说就是一个品类丰富可供猎奇,但不一定适合常规使用的品牌,所以在私下如有刚接触精油的朋友来询问,哪些品牌可以推荐,我几乎不太会提及Maienfelser。 然而无独有偶,最近我频繁收到一些留言,询问的内容大体都是:听说Maienfelser才是一个「真正的」或「最好的」芳疗品牌,是这样吗?他家的东西有点贵,值得买吗?… 这些难以用三言两语说明的问题,我想借用这篇文章来作完整的回复。


缘起是巧合,但坚持必然不是!


Maienfelser 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小型家族企业,却经营着每一项都可被独立运作的四大业务板块:植物原料的全球寻采、自有花园的芳香植物种植,芳香原料的加工,以及手工天然护肤品和香水的自有生产。时至今日,它虽有超过40年的历史,但业务内容和经营模式都不曾做过重大改变。其重要原因不能不说是品牌创立者对于高品质植物原料的追求和坚持,以及一份能安住于传统手工艺和守护自然原始风貌的恬淡之心。

Maienfelser 创立人 Hans-Peter Lindenmann, from IG Maienfelser

品牌创立人 Hans-Peter Lindenmann 原是名画家,后来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从事过老年护理的相关工作。在这段工作期间他发现,常规的医用药膏对于很多老人的皮肤需求,比如应对褥疮的炎症或伤口并不能起到良好的效果。于是多才多艺的他就自行制作了蕴含金盏花和圣约翰草萃取的油膏进行使用,却未料想效果卓然。这让他的心中渐渐升起了一个愿景,希望自己能生产出更多高品质的天然护理品以满足不同人对于维护皮肤健康,或解决皮肤问题的需求。Maienfelser 便是在这样的契机下诞生。

然而任何品牌的存在和延续都非易事,好产品的诞生离不开优质的原料,在那个网络尚不发达的年代,Hans-Peter Lindnmann已然用自己的方式开启了在全球范围内的植物探寻之旅,并逐渐锁定了芳香、疗愈植物作为主要的应用和研究对象。他花了大约十年的时间才勉强让自己能从这门生意中有些收益,以满足基本的家庭生活。而能支持他一路走来的动力,除了对植物和香气的爱与热忱,还能有什么呢?2021年,他在接受的一次媒体采访中提到:“毫不夸张地说,目前Maienfelser有超过1000款不同的精油都是出自我们自己之手。” 这一年他年近七十,也就是说,他用了半生的时间缔造了属于自己的植物和香气王国,并依然沉浸在其中,乐此不疲。


吸引力背后的「爱恨」交织


我想,但凡会着迷于Maienfelser的人几乎无一不是「由外至内」地被它所吸引。

在外,用古法书写出的花体文字,透着中世纪韵味的撞色包装,无不激起我们对于魔法药草世界的种种幻想;于内,种类繁多但品质细腻的产品会让每一个喜爱植物之人都像爱丽丝般犹如闯进了一个Wonderland,并在其中甘之如饴。

正是这种卓越的匠心精神,和不断在植物世界里探索与发现的能力让Maienfelser在处于如今以模式化运作的商业环境中显得格外与众不同。于是当人们想寻找更能“标记”自己,更能体现自我品味的产品时,这种“非标准化生产”下所诞生的产物也会格外引人注目。

然而,想要获得Maienfelser的产品往往也非易事。一方面,支持公司运作的主力员工都已年过花甲,加上欧洲地区本就相对悠闲的环境,不刻意追求效率的作风,使得公司的生产、配送等各个环节都会比我们所熟悉的现代节奏缓慢许多。可就算我们愿意去做各种等待,也并不一定能如愿收到期待的商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当Maienfelser发现一个订单的内容稍多,认为超出自用的范畴,就会以他们自己的“判断标准”而无故取消交易。这种任性的做法让很多人都无法理解,我却深以为然。没有扩大的野心,只想把自己的产品卖给「对」的人,这其实就是很多欧洲小型家族企业的做派,说他们因循守旧也好,个性怪癖也罢,他们只是想坚持自己想坚持的,或许这也没有什么不对的。

而另一方面,在精油、纯露和植物油的品类下,Maienfelser会更在意种类的多样性,而不怎么“追求”单品的存有量,甚至会由于植物来源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而导致许多产品只能停留在「一期一会」的状态,这就难免让很多收集者总担心自己会错过了些什么。于是,「奇货可居」成了Maienfelser的一个重要标签,而这个属性也让人们在心理上对它的向往程度进一步加深,尤其是对于那些需要越洋才能购买的用户。


信赖是超越价值更大的优势


抛开各种主观因素,回到切实的应用层面,Maienfelser的产品是否值得购买,或者说,它的价格和价值是否对等,应该是更多人会更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长期购买芳香类产品的消费者,同时也是名接触过非常多源头供应商和农场的采买者,我会结合我所知的市场情况,尽可能客观地来评估Maienfelser价格体系的合理性。不过这里主要讨论精油、纯露和植物油,这些与芳香疗法相关的品类,至于护肤品和香水等个人护理用品,我觉得在价格外更需要考量的是适用性,毕竟每个人的皮肤特质与嗅觉审美都会有所不同。

首先,有一个需要面对的客观事实,就是经过疫情这几年,芳香原料的价格可以说是水涨船高,且有很多植物因气候关系而减产,以及相应的品质也不在特别理想的状态。换言之,这几年算是芳香原料的低谷期。当然,好的原料总是存在的,只是需要花比过往更多的代价才能获得。相应的,市面上绝大部分的芳疗品牌也在这几年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价格上调。我对比了Maienfelser在今年和2021年时的部分精油与纯露售价,它们的涨幅大约在10-15%左右,相较于同样是德国品牌的Primavera和Oshadhi,这样的幅度可以说是相当克制了。

我个人认为「纯露」是Maienfelser的优势品类,他有相当多的品种都采用自生产(自蒸馏)且等比例萃取的做法,因此在品质上要比市面上绝大部分的纯露来得更为出色,稳定性更佳。以岩兰草纯露举例来说,Maienfelser岩兰草纯露1L的价格在2021年时是60.5€(合约¥480),2024年为67€(合约¥535),而Oshadhi岩兰草纯露目前500ml的售价就要57.9€(合约¥460),从这个角度来说,Maienfelser可以说是完全值回票价。当然,受限于Maienfelser这种原料采买后自行加工的模式,较于源头的专营农场,很多产品的价格还是会偏高一些,像永久花纯露,如果是科西嘉农场出品的,demeter等级,100ml零售价今年约在9€上下(合约¥72),而Maienfelser的价格在13€(合约¥104)。但总的来说,Maiefelser纯露的价格对得起它的品质,且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不过这里的价格仅就他们德国官方售价而言,至于各种二次贩售所产生的溢价则无法纳入这里的讨论。

在精油的部分,从常用品种来看,Maienfelser的价格基本上都处于市场同类品牌价格定位的中偏高区,我找了四款大家比较熟悉的品种,在几个比较成熟的芳疗品牌间做了一下价格对比(2024年,品牌所在地官方价格),供大家有一个比较直观的了解。

而之所以导致Maienfelser精油价格居高难下的原因,在我的理解中会有以下几个因素促成:

  1. 精油单品容量普遍偏小,导致单位价格升高。
    Maienfelser很多精油的容量都在3ml,5ml,最多不超过10ml,以常规的商业逻辑考量的话,容量越少则单位价格越高。
  2. 自主生产且产量有限,综合成本较高。
    除了纯露,有相当部分的精油品种Maienfelser也采用自行蒸馏,甚至某些植物来源就是自家花园。因此,相较于规模化经营的芳香农场和蒸馏厂,所产生的人力消耗、生产成本都会高出很多。这一情况从胡萝卜籽精油的价格中就能看出端倪。这款精油来自Maienfelser花园采收的胡萝卜籽进行蒸馏后所得,贩售规格仅有1ml,也就是说,其实同一批次所产出的精油总量并不多。
  3. 采购量的限制。
    作为一个没有太多商业运作的独立品牌,在采购上的优势是远远不及那些已有诸多销售通路,广为人知的品牌的,这也会导致他在价格上无法与一些热门品牌“平起平坐”。
  4. 精挑细选,确有精品。
    我不排除在Maienfelser的精油中会出现某些很惊艳的单品,毕竟深根在这个行业四十余年,我相信Lindnmann绝对有自己选品的标准以及鉴赏力,而由此出现一些高价单品,也并不为奇。

但也正是基于这种「价格高、供应量少」的属性让Maienfelser很难成为常规的「消耗品」。对于芳疗爱好者而言,目前市场上的确有太多可供选择的替代方案,而且居家使用也非一定要用到有多么特别的品类和品相。而对于芳疗师来说,就算可以接受价格,希望去追求某种极致,供应量的不足或许也是个绕不过去的问题。毕竟以临床性的配方来说,我们还是需要确保所用之油是在一定范围内既品质稳定又供应持久。且Maienfelser很难提供精油背后的数据信息和一些稀有品种的差异性说明,简言之,没有良好的技术支持,这对于精油临床应用和研究者来说也是个遗憾。当然,若是只考虑气味的部分,那在这个「香气王国」里肯定会有层出不穷的,能激发我们灵感的元素存在。

最后再简单说一下植物油的部分。Maienfelser植物油的价格与同类品牌/产品相比也属于中偏高,但保持他一如既往的特色,即品种的多样性,有很多小众或以不同萃取方式所获得的油脂。在实际应用上,植物油的运用其实相较于精油是消耗更多的,因此对于有长期用油习惯的人来说,或许不得不去考虑性价比这件事。从我的个人建议来说,一些基础的植物油品种,如:甜杏仁、澳洲坚果、酪梨等、葵花籽油等可以考虑从一些「油磨坊」进行选购,这些品牌主要提供可供食用的冷压植物油,品质可靠但价格却比一般的芳疗品牌来得更为实惠。如果大家有兴趣,以后可以专门介绍一些这方面的品牌。而若在Maienfelser的植物油品类里选择,一些德国/欧洲在地药草的种子油,例如:荨麻籽油,或是一些CO2萃取溶于基础油中的功能性浸泡油,像:山金车,圣约翰草,是我比较推荐的。

总体来说,我认为Maienfelser的价格虽然高,但有他的客观性,即受限于他自身的经营模式,但同时,这个品牌的迷人之处也正是在于他的这种小而美的经营。所以,如果要取舍,我觉得还是保持现状吧:) 当然,不谈情结,理性消费的角度来看,精油、植物油这两个类别的确有很多其他质优价美的选择;而纯露的部分,尤其是涉及到口服使用的,Maienfelser可以说是一个信赖之选。


与其神话,不如祝福!


人生总是充满无常。

2022年7月,在去探访「鼠尾草之岛」茨雷斯岛的途中,Hans-Peter Lindemann 永远的离开了我们。这一突发事件除了带给他的家人们巨大的悲痛,也让这个以他为核心的小小家族企业面临重大考验。考验之一便是所有产品的“合规化”。

这些年,欧盟对于化妆/护肤品的监管越来越严,各种以手工方式制作的产品将渐渐不被允许。所有市场上出售的化妆/护肤品必须要有相应的安全报告,以及每个批次都要进行菌落测试。这对于主要以手工方式进行生产,且很长时间内只做自我品控的Maienfelser而言无疑又是个巨大的“坏消息”。最现实的问题,就是他们需要为自己品牌下1000多种不同的产品进行备案,而这一花费几近天文数字。

Maienfelser面霜的生产过程, from IG Maienfelser | 其实在看到这些之前我并未料想他家至今还采用这样的生产方式,我以为至少会用到均质机。但如果还是保留这样的传统手工模式,那么所采用到的乳化成分一定会有局限性(单一性)。且不同批次之间面霜质感/气味等性状出现不同的可能性也会加大。(这一情况也确实在他家面霜中比较常见)

另一方面,由于Maienfelser的精油、纯露以及很多护肤品的原料都需要自行生产加工,以往这件事主要由Hans-Peter Lindemann掌舵,因为药草植物的蒸馏是一门需要长期实践和经验的技术性工作,那么后来者能否维持品牌原有的产品线,即品种多样性的品牌风格?是否能确保如出一辙的品质?这些都是让人不得不关心/担心的问题。

好在,Maienfelser一直以来都有一群老粉,2022年的时候,为了缓解巨大的资金压力,他们曾发起过一轮赞助募捐活动,反响还不错。但即便如此,很多品种也在这两年里陆续从目录上消失了,或是长时间处于售罄等待的状态。收缩产品线,尤其是芳疗相关的品类,或许是他们之后不得不为之的一个举措。本质上,他们给自己的品牌定位并非停留在一个所谓的专业芳疗品牌,而更倾向于一个天然护肤品品牌。但不管怎样,我也还是希望他能不被时间和世事磨平棱角,保留品牌原本的个性与信仰。「与自然呼应,保持本就丰富不必雷同的模样」,能存有这样调性的企业只会在今后的时间里越来越少。

​所以,与其去神话,不如深深地祝福他吧!

类似文章

2条评论

  1. 那几张制作的图就像我在厨房里制作我的手霜哈哈哈。。。隔水加热手持搅拌。。。

发表回复

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 * 标注